高职教学资源库建设具体应该怎么建呢?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。
首先在校企合作方面,由于资源库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性的工作,需要有主持单位牵头,联合院校参建,行企共建的模式,整合专业全国的优势校企团队,共同探讨专业的建设标准及发展方向。
所以组建团队作为资源库的建设基础,必须由牵头院校来引领其它院校和企业,齐心协力共同为资源库建设出谋划策。通常,牵头院校的数量不会超过三所,每所院校都有各自的优势,能形成互补。比如,有的专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,或者有的学校实力雄厚,能够提供强大的支撑。联建单位也应该注意到地域分布,兼顾西部,带动不发达地区的发展,避免集中在发达地区。
在系统设计方面,资源库建设应该遵循系统化设计、结构化课程、颗粒化资源的建设思路,以能学辅教为目标。我们需要先进行系统化设计,包括内容构建、平台功能和课程体系设计等。从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标准等专业教学文件出发,对教学平台功能和日常教学应用进行顶层设计,设置专业课程体系,包括标准化课程、个性化课程和典型工作任务模块等。
课程建设是资源库建设的核心,结构化课程应基于课程体系进行设计。标准化课程、个性化课程应根据学生学习步骤及网络平台优势来开发,典型工作任务模块以对接企业岗位为主,旨在培养学生即时上岗的工作能力。课程设计应以知识树为基础,采用项目化或模块化的方式重构课程,形成结构化的课程。在联盟中,各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任务灵活调用资源库课程资源,灵活组建符合自己教学要求的课程。
同时,课程建设也应以颗粒化资源为基础,多种形式,丰富资源类型。根据资源库建设标准,动态资源应占比超过50%,增加视频、动画、虚拟仿真等资源开发的力度,尽量减少文本、PPT、图片等非动态资源占比,以原创为主,网络参考资源为辅。
此外,资源库的建设除了核心的课程及资源建设外,还需要关注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,构建适应多角色用户的功能模块,比如技能竞赛、创新创业、1+X考证、社会服务、行企资讯、文化素养、课程思政等,丰富专业教学内容,培养全面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。